仲秋时节,走进洋县马畅镇千亩莲藕种植产业园内,千亩荷花竞相绽放,青翠欲滴的荷叶、洁白无瑕的荷花与整洁宁静的村庄、层峦叠嶂的远山交相辉映,如诗如画,呈现出一幅“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产业园不仅让我挣上了土地流转费,还能每天拿元的务工工资,真的是收获满满啊!”在莲藕种植产业园内除草的高小超说。
今年46岁的高小超,是土生土长的马畅镇高路村人。今年四月以来,在产业园内下田种藕、田间除草成了他的日常。“这一片基本上都是水涝田,一年几乎种植一次水稻,土地使用效率很低。现在好了,自家的四亩土地流转给该产业园,每年元分红,实打实地增收。”高小超说。
马畅作为洋县有机产业大镇,近年来坚持走农商旅融合发展之路,招引安徽省无为市彤森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优良藕种,以园区化、规模化种植,在高路村、安巷村流转多亩土地建成莲藕产业园。据了解,该产业园目前可吸纳70余名村民务工,月人均增收元,预计年收益达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30万元,切实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小小“菜篮子”,一头连着居民餐桌上的“菜盘子”,一头连着农民增收致富的“菜园子”。在洋县,拎稳“菜篮子”鼓足“钱袋子”的故事还有很多。
“最近主要是无架豆角的脱水加工,今年村合作社集体种植亩,亩均增收在—元之间,村民种植多亩,培育种植大户7户,带动散户种植50余户。”走进桑溪镇夭庄村万吨蔬菜脱水加工厂房内,该村党支部书记肖金剑说。
桑溪镇夭庄村万吨蔬菜脱水加工项目由陕西天遇之乡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建设运营,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由公司与各村合作社签订种植合同,统一提供种子、技术指导,保底到村收购。
据了解,今年桑溪镇在全镇9个村发展豆角及豇豆基地0余亩,鼓励多户群众种植有机蔬菜0余亩,带动农村劳动力余人务工,人均增收达元,可为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不低于20万元保底收益,有效带动了群众持续致富增收,实现了公司、农民、合作社共赢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洋县紧紧遵循“强基地、提产能、保供给”原则,把蔬菜保供列入“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任务,加强蔬菜保供基地建设,调整优化蔬菜生产布局,加快推进蔬菜地产地销、直采直供、连锁配送步伐,促进产运销一体化建设,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县蔬菜基地面积达20万亩。
为切实做好群众依托“菜篮子”增收致富,洋县进一步畅通产销对接,鼓励社区生鲜超市、小区便民店等销售终端实体店及美团优选、多多卖菜等电商企业,开展网上下单、配送到户销售;引导大型蔬菜基地和流通企业开展订单生产、直采直供、连锁配送,推进农批对接、农超对接,着力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蔬菜销售供应体系;引进培育蔬菜深加工企业,开展腌制、脱水、汁粉等蔬菜深加工,提高蔬菜产品附加值。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
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yuanshipengxxcb.cn。